见证抗震救灾中的无数个“第一”

瞬间,地震灾区天崩地裂;瞬间,无数生命生死未卜。 7.8级的强破坏性地震,使中国偏远山城四川省汶川县及其周边地区,一
夜之间受到全世界的深切关注。 道路被毁、通信中断、伤亡惨烈……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生死对决中,人们众志成城,以“第一”的速度、创纪录的行动,向世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人的勇敢、顽强、爱心和力量。 生死时速争取第一“速度” 快!快!再快! 时间就是生命。在与死神的赛跑中,抗震救灾人员不断地创造出第一的“速度”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武警部队党委命令武警某师不惜一切代价向重灾区汶川挺进,尽快开辟“生命通道”。然而,地震造成的山体塌方将通往汶川的山路彻底覆盖。师参谋长王毅果断决定弃车步行。此时,路上到处都是塌方,70%以上的路面损坏,桥梁全部被毁,加之连续的大雨,6级大风,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13日23时15分,王毅带领200名先遣队勇士,历经22个小时,徒步强行军90多公里,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随即展开救援行动。 “子弟兵救我们来了!子弟兵救我们来了……”与外界隔绝了33个小时的汶川百姓哽咽着奔走相告。此时此刻,看到了部队,就等于看到了生的希望。 在这次地震中,让人们最为担心的就是公路受阻。通往震中汶川的多条公路被地震造成的塌方和泥石流破坏而不能通行,救援人员和物资不能从公路运进去,只能采取空运等办法。 在有关部门艰苦卓绝的努力下,15日21时30分,终于打通了西线从理县进入汶川的公路,为抗震救灾开通了“第一条”地面生命线。在与外界隔绝了79小时后,汶川县城的公路上进来了首批救援人员。 地震发生后,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灾情,迫切希望通过记者的报道了解灾区的真实情况。于是,各个新闻媒体纷纷派记者到灾区第一线去进行现场报道。14日9时05分,新华社记者徐壮志随成都军区一支应急通信小分队,搭乘直升机飞赴汶川县城,成为进入这个震中“孤岛”的“第一位”记者。 9时55分左右,直升机抵达汶川上空。在狭窄的山谷间盘旋一周后,直升机在一个山冈上降落。几位军人迅速跳下飞机,开始搬运救灾物资。一位村民说,村里死了十几个人,目前特别缺吃的和水。 通过他的目击报道,受众终于了解到地震重灾区的基本情况。 抗震救灾不断刷新“纪录” 努力!努力!再努力! 灾情就是命令。“5·12”地震瞬间释放的破坏力,造成了我国近32年来最严重的地震灾难。危急时刻,人民军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其行动屡屡刷新纪录。 从12日20时到15日20时的72个小时,空军出动近50架运输机,滚动飞行近300架次,将近1.3万名军地救灾人员空运至灾区进行救灾,同时运抵灾区物资350余吨。 空军司令员许其亮说,这是空军史上同时出动飞机最多、飞行强度最大、反应速度最快的非作战空运行动,创出了多项“第一”。 地震发生后,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决策部署,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速调动最强力量投入救灾,3天时间内两次增兵。截至15日投入现役部队总兵力达95553人,涉及成都、济南、兰州、北京、广州军区和海军、空军、二炮、武警部队等大单位,包括地震救援、防化、工程、医疗防疫、侦察、通信等20余个专业兵种,规模之大,专业之全,均创我军抗灾历史纪录。 目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救援队已经全部进入四川受灾较重的58个乡镇。 守望相助留下珍贵“第一” 感动!感动!再感动! 患难见真情。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人间悲剧中,一些处在灾难漩涡中的人们因为有了坚持、善良和互助,而彰显出动人的力量。 地震发生时,震区绵阳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名孕妇正在接受剖腹产。由于医护人员镇静处理,12日14时28分的主震过后仅仅7分钟,一个女婴安全地降生在了仍在摇晃的手术床上。这是该院在震后迎来的“第一个”小生命。小家伙的父母给她起名叫“摇摇”以作纪念。 汶川地震给杭州血库带来一个奇特现象:血库由以前的“告急”到“涨库”!连日来,杭州市民纷纷涌向采血点自愿献血。采血人员白天黑夜轮轴转,还是忙不过来,不得不劝退许多不愿离去的献血者。短短两天,杭州血站已采得50万毫升的血液,“第一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出现“涨库”现象。 与此同时,在成都市红星路步行街献血屋前也排起长队。献血屋的工作人员说,排着数百米长队等待献血的壮观景象是成都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位献血者对记者说,他希望自己的鲜血能够在第一时间挽救灾区伤员的生命。 地震发生后,人们希望通过捐款来表达自己的爱心。13日上午11时,82岁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建行离休干部李茂森来到该州接收捐赠办公室,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他说:“昨晚看到汶川发生了7.8级大地震,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整晚睡不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尽己所能为灾区人民献一份爱心!”据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政局救灾救济科负责人介绍,这是该州接收捐赠办公室收到的“第一笔”向地震灾区捐赠的款项。 灾难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人们空前团结,纷纷伸出援手。据民政部统计,截至15日15时,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13.44亿元。 中国政法大学川籍学生日前联合写了“第一封”《致父老乡亲的信》,感人至深。 信中说:“我们是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104名家在灾区的同学,从地震发生到现在,短短的48小时,在我们的生命里‘第一次’显得如此漫长难耐。电视、网络、报纸上的灾情无时无刻不在牵动我们的心。我们也曾冲动地要赶回家乡,但在老师和同学的劝慰下,我们知道,我们安定生活才是对亲人最大的安慰。” 信中表示,灾区的父老乡亲们,我们并非孤军奋战,我们的背后是中国全体13亿人民的全力支持与密切关注。让我们心心相连,共同战胜这场灾难!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